大隱于市的臺州鳳凰山莊,白墻黛瓦,循山形水勢而設計,如一張徐徐展開的山水墨畫。經(jīng)AECOM團隊的改造,歷時近5年,這座在當?shù)鼐秘撌⒚膰e館,涅槃新生,重新煥發(fā)活力。
改造重點在于酒店空間的重構調整,新功能的擴建,以及景觀的整體提升。擴建的70間客房、泳池、健身、休閑、會議、接待、停車、廚房、設備等空間,以及一棟獨立的宴會樓,都于2020年正式投入運營。
文脈:城市底蘊,酒店歷史
臺州是江南水鄉(xiāng),河網(wǎng)密布,港汊交縱,風韻不亞于蘇杭。臺州素有“千年臺州府”之稱,臺州府城墻又稱江南長城。其下轄的天臺山是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(fā)祥地,以其深邃的文化內涵,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“和合文化”。
鳳凰山莊國賓館始建于1988年,是一座充滿江南民居格調的酒店,古樸典雅,依山傍水,綠樹掩映,鳥語花香。酒店曾接待過多位國家領導人,在當?shù)刂群兔雷u度頗高。
選址:山水環(huán)繞,大隱于市
酒店位處城市核心區(qū),于鳳凰兩山間夾道而入,背后有海門河環(huán)繞,仿佛世外桃源。山水之間狹長地段,依山與城市相隔,傍水與民居對話,景在鬧市而無車馬喧。
策略:老城新園,對話共生
鳳凰山莊位于椒江老城區(qū),一河之隔便是特有的低矮老城風貌。該項目負責人、AECOM中國區(qū)建筑設計副總裁鐘兵先生說:“我們提出‘融合自然,對話共生’的設計理念,超越用地紅線的限制,將山、水、園整體考慮,建筑自然成為聯(lián)系山、水、城的重要元素。曲山直水,老城新園,共融共生?!?/p>
格局:因形就勢,順應自然
鳳凰山莊用地南北長400米。東西向隨山形變化最寬處120米,最窄處40米。設計遵循山形水勢,在靈動的山形和規(guī)整的水岸之間由南往北自然展開,時收時放,靈動自然,并在山水之間留出視廊。
動線:肌理延續(xù),脈絡相通
原酒店核心區(qū)域中約230間客房被保留并重新裝修。南區(qū)布置宴會樓,北區(qū)新建70間客房的國賓樓及副樓,采用中式院落布局,靈感源于江南園林,同時延續(xù)中區(qū)原有建筑的肌理,結合山體的態(tài)勢,讓建筑和空間自然生長,整體布局像畫卷一樣徐徐展開。
用廊道體系將南北延續(xù)300米的酒店建筑串聯(lián)起來,既滿足功能要求,又使得酒店在整體上脈絡相通,氣韻一致。時開時合的游廊,可觀四時景致,亦可體驗山水園之間步移景異的樂趣。
園境:三園三院,空間軸序
中式園林的核心在于庭院空間及其形成的空間序列。迎賓廣場提升抵達體驗,三園+三院沿南北軸線層層展開,將建筑有機地串聯(lián)起來。
蘭院、竹院、梅院,設計私密,充滿人文韻味,呈現(xiàn)內向性,讓人心境平和。其尺度分別為400㎡、300㎡、500㎡,均由兩層走廊環(huán)繞,可環(huán)形游走,可居中靜思。
環(huán)廊以折面雕刻鋁板為半透表皮,提示外簡內奢的低調姿態(tài),讓行走者有視線庇護,又感受光影之變,寧靜中對話自然。
水園、山園、田園,布局開放,充滿自然氣息,呈現(xiàn)外向性,使人精神向往。營造多層次山水之間的視線通廊,融入市井氣息。
水園是銜接新舊組團的尺度最大的核心開放空間,由原有的全日餐廳與新建的入口大堂、會議接待和室內泳池圍合而成,是新舊對話的節(jié)點,也讓公共區(qū)域彼此間形成借景與對景的關系,人們沿水面曲橋游走,展開步移景異的視線。
氣韻:粉墻黛瓦,江南風韻
充分尊重項目的地域特質,建筑造型靈感源于山水之間最美江南民居,粉墻黛瓦木窗棱,現(xiàn)代極簡的曲線坡屋頂,回應山的起伏,水的波動,亦向江南民居致敬。
從山頂俯瞰,屋頂?shù)钠鸱蓜?,與周邊聚落和山體融合對話一氣呵成。
光影:精致建構,冷暖互觀
鏤空鋁板、暖色彩釉玻璃、白色質感涂料、暖色錯縫石材、金屬格柵的組合,使現(xiàn)代建構方式與歷史痕跡有了細膩的呼應,并通過光線的滲透和透射,玻璃及水體的映像被充分表達,讓層次感和時間性被捕捉和體驗。
夕陽之下,白墻上的木色凸窗,如同白底上的畫框,樹影天光的投影與映射,因鋁板的設計而留下斑駁的印記,記錄下時間的留痕、自然的落影。
表情:街道層次,河岸倒影
我們利用院落的形式組織分散的體量,尺度宜人的空間與對岸老城形成對話;采用冷色反弧金屬屋面、白墻及暖色凸窗,向江南水鄉(xiāng)致敬。由此,歷史脈絡得以保留,預期的有機更新也得以實現(xiàn)。
歡聚:大開大合,借景互動
度假會議酒店的核心為宴會廳,在酒店南區(qū)增建宴會樓,擁有上下兩個千人的大宴會廳。
主入口以先抑后揚的方式,引導人群在兩層通高的序廳相遇。西側前廳以大面積的玻璃幕墻與室外互動,折面古銅色穿孔板將“中式棱花窗”的紋樣投射在室內,前廳外大尺度的草坪與水池,提供戶外的聚會場所。在此向南眺望,與臺州山上的“白云閣”遙遙相對。
鐘兵說道:“山與河之間的狹長空間,被巧妙轉換為三組庭院和二個廣場,讓新舊建筑共享,山河視線通暢,步行體驗豐富。設計用外冷內暖、外簡內奢的方式,讓城市與自然產(chǎn)生對話,用弧形屋頂與白墻凸窗的語言,向江南水鄉(xiāng)的歷史致敬?!?/p>
本文來源:網(wǎng)易設計
免責聲明:
本站部份內容系網(wǎng)友自發(fā)上傳與轉載,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。如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
18670703203
微信咨詢